人報甘頭條|常沙娜作序,王旭東推薦!《敦煌守護人》出版
歷時近3年,行程數(shù)萬里
《敦煌守護人》出版
講述從大師到百工的感人故事 展現(xiàn)敦煌守護人的心靈史詩
宋娜 攝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由敦煌研究院審定、人民日報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敦煌守護人》上市發(fā)行。該書以鮮活具體的細節(jié)、樸素真摯的情感,講述從文物大師到普通百工的感人故事,展現(xiàn)敦煌守護人的心靈史詩。
為創(chuàng)作好《敦煌守護人》,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社長董洪亮率領(lǐng)王錦濤、付文、銀燕3位記者,歷時近3年,行程數(shù)萬里,多方查閱資料,深入現(xiàn)場采訪。他們以飽含深情的筆墨,傾力書寫從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到孫儒僩、李最雄、李云鶴、趙聲良、蘇伯民等一代代敦煌守護人如何生動詮釋“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書中對敦煌守護人的刻畫接地氣、不拔高,既原汁原味描述他們初見敦煌的欣喜和激動,又客觀真實展示他們曾經(jīng)有過的迷茫和動搖,深入挖掘他們或因熱愛、或因感動而萌發(fā)的守護敦煌的思想閃光之源。正是這群身處大漠的敦煌守護人,使得敦煌文物逾千年更燦爛、敦煌文化經(jīng)風雨更絢麗。他們中的很多人擇一事,終一生,才使得九層樓前,如今薪火相傳。
常書鴻先生的女兒、中央工藝美術(shù)學院原院長、著名藝術(shù)設(shè)計家和敦煌圖案專家常沙娜作序推薦。她表示:“敦煌對我們?nèi),甚至是上一代敦煌老人的家庭都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父親及前輩們犧牲個人與家庭才換來今天敦煌莫高窟繁榮文化的基礎(chǔ)。那種苦與樂是一種選擇,一種自我卻又忘我的選擇;沒有是非,更多的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對國家社會的擔當與使命,是那一代人在繼承古典智慧時所散發(fā)出來的敬畏與執(zhí)著。今日回顧,敦煌守護人的故事里都深藏一股堅韌的力量,是對壁畫上古人智慧與生活經(jīng)歷的探索所產(chǎn)生的驚嘆!”
故宮博物院院長、敦煌研究院第四任院長王旭東認為,“應當感謝那些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從祖國各地來守護這座文化寶庫的人們!彼u價:“本書注重全景寫真,不僅聚焦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這些耳熟能詳?shù)亩鼗脱芯吭骸崎T人’,而且把更多筆墨毫不吝嗇地獻給了一代又一代普普通通的莫高窟人。他們中有大師,也有百工,但只要莫高窟需要,他們就義無反顧!
宋娜 攝
莫高窟從4世紀開始營建,歷經(jīng)千年;現(xiàn)存壁畫約4.5萬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如何講好莫高窟的千年文明,吸引更多的人了解、熱愛并走進莫高窟?人民日報出版社社長劉華新認為,要擅長以讀者喜聞樂見的形式講故事,“《敦煌守護人》就是這樣一曲源于熱愛和奉獻的生命之歌,它通過大大小小的人物故事把敦煌守護人身上的莫高精神講述出來,感染帶動更多的人愛上莫高窟,愛上敦煌,愛上這古老而燦爛的藝術(shù)文化。它還通過配圖加注解,介紹莫高窟相關(guān)彩塑、壁畫知識和歷史背景故事,把莫高窟的千年文明直觀地告訴讀者,讓讀者感悟這份文明的厚重價值和重要意義,并樂于傳承這份文明。講好博物館的故事,講好博物館人的故事,是我們出版人的重要使命。”
宋娜 攝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曾作為敦煌“文化守望者”的90后插畫師陳夢楚,依據(jù)歷史資料為該書手繪原長達3.4米的全景圖,呈現(xiàn)莫高窟南區(qū)歷史圖景。這也是青年一代致敬莫高窟、致敬敦煌前輩的藝術(shù)表達。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甘肅頻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